加拿大PRO-LAB MICROBANK菌种保存管PL-170M 我公司代理销售PRO-LAB MICROBANK菌种保存管,备有现货,欢迎订购: 货号:PL-170M 规格:80支/盒 产品特点: 内含特制的小珠(20-25颗)和特殊溶液,只需将培养好的菌株接入溶液中,摇匀成菌悬液,细胞即吸附于小珠上,然后吸出溶液,将保藏管置-70℃可保存10年,置-10℃至-15℃可保存1-3年。 产品使用 : 1.对需要保存的菌株进行必要的纯化,挑取生长旺盛时期的菌落,接入菌株保藏管中,通常需要接入4-7环,对于苛养菌应多接一些; 2.拧上盖子,充分剧烈震荡; 3.用无菌吸管将溶液吸走,尽可能吸干; 4.马上放入冰箱中,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存; 5.复苏时,只需将小珠在平板上滚动或置肉汤中培养。 注: 推荐使用-70℃**低温冰箱; 该方法适用于细菌,霉菌和酵母等,特别适合保存苛养和娇弱的菌株,但不同的菌株保存时间会有所不同;特别注意菌株保存的记录,标签和使用流程; 很多情况下,复苏须对菌株进行鉴定,以确认无污染。 1.标准型 货号 描述 规格 PL.170/B 蓝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0/G 绿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0/Y 黄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0/R 红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0/LB 淡蓝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0/M 五种颜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2.干型 货号 描述 规格 PL.172/B 蓝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2/G 绿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2/Y 黄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2/R 红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2/LB 淡蓝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PL.172/M 五种颜色瓶盖和磁珠 80支/盒 我司为加拿大PRO-LAB品牌MICROBANK菌种保存管北京地区的授权经销商,备货充足,价格低廉,随时欢迎并期待您的来电咨询与选购,谢谢! 用途: Microbank?是一种装有小珠的瓶,用于运输与保存微生物。 简介与说明: 微生物的长期保存是一个挑战,生物需要低温贮存并尽量提供较少干扰的可能性。然而,Microbank?提供了一种保存液来应对对这个问题。 用途 标记颜色的25 个小珠被包装容纳在包含保存剂的保存管里,小珠被冲洗和吸附细菌在上面,之后保存管在贮存期内保持在-70°C,当需要培养,单个小珠很简单的移出保存管,并直接划线在微生物培养基上。 操作步骤 A.准备 1.使用一个准备的标签,管上条码,每管接种一个生物。(也可以看步骤6)。 2.在无菌的条件下打开小管的盖。 3.将纯培养的小菌落(18-24h 培养)挑取3-4 个麦氏管缓冲液接种到液体保存剂中。 4.盖好瓶盖并颠倒4-5 次以吸附微生物,不要旋涡。 5、此时微生物将被吸附到小珠,这缓冲液需倒掉使接种小珠尽可能无液体,盖上瓶盖。 6、在瓶上提供的培养条码做下记录或其它的记录。 7、贮存接种的冻存管在-70℃为了较好长期效果。 B.复苏 1、在无菌的条件下,打开瓶盖并使用灭菌的接种棒或镊子移出一个小珠,盖好瓶盖并尽快放回低温保存。过度改变温度会减少生物生存能力。 2、小珠能被直接使用接种在固体培养基或可滴入在合适的液体培养基。 3、当作推存使用,每个保存管大概保存25 次相同可能培养数。 局限性 1、Microbank?为生物长期保存可能完全提供一种方法。 2、在使用中,无菌技术必须熟练以继续保证微生物的完整 3、Microbank?在接种之前以下条件不能被使用: a.管显示任何泄漏的迹象(冻存管破损)。 b.冻存管存在污染。 c.已经**出标记的有效期。 4、无论如何小珠移出后不能放回冻存管。 5、Microbank?提供了不同的颜色,这些颜色提供颜色识别便利并没有意味产品功能的任何改变。 *预防 1.当操控危害的培养物需使用一个生物*柜。 2.当抛弃使用或部分使用冻存管注意生物危害预防。 3.当保存Microbank?在液氮里。以下需注意: a.保证保存管盖正常旋紧:过于绷紧可扭曲帽里面的硅树脂橡胶密封件引起泄漏。 b.保证保存管在盖之前螺纹与盖是完全干燥的:液滴在液氮将损害封口。 c.所有Microbank? 保存管需经常保存在气相,在液氮上面。如浸入,当回到室温时他们可以发展裂缝或破碎。 d.当从液氮罐移出保存管应使用*器材如:手套、防护面罩等 包装: Microbank?的包装每盒80支。 贮存: 使用之前,未使用的Microbank?可以贮存在4°C 或在室温但避免直射光。贮存在这些Microbank?可以在产品标记的有效日期内使用。 参考 1. White and Sand, R.L. 1985.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42:289-290 (U.K.) 2. Feltham et al. 1978. Journal of Applied Bacteriology.44:313-316. 3. Nagel, J.G. & Cunz, L.J. 1971. Applied Microbiology.23(4):837-838.2003 12